当翼龙君临天空,开山祖师兽怀揣胎盘,在树枝上膜拜俾睨天下的霸王龙之时,它们不会想到,1.3亿光年外,长蛇座有个椭圆星系的边缘,两颗相互绕转了多年的中子星终于情不自禁,合为一体,巨大的能量荡起汹涌的引力波,伽马射线暴随之激射而出,裹着时空巨浪铺向宇宙深空。
地球的2017年8月17日,这场扩散了1.3亿年的浪潮抵达太阳系。近地轨道上的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,向开山始祖兽的后裔们报告,它刚刚探测到一波伽马暴。而美国引力波探测器LIGO也报告:在伽马射线爆发前1.7秒,爆发了一场引力波。随后,全世界天文机构组团围观了紫外、红外光切换的后续剧情,成为轰动全球的科学盛事。
伽马暴是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强的爆射现象,它在分秒之间释放的能量,可以PK太阳百亿年释放的能量,如此慷慨的能量挥霍,在宇宙中几乎天天发生,而且方向是随机的。
NASA与堪萨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,地球生命Get到的第一场伽玛暴,并不是2017年那场。
5亿年前,寒武纪生命在大爆发中开宗立派,生态位被迅速创建和填充,开创了地球生物的多数门类,生发了地球生命之树的主干。
斯时,大陆之外,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海,浪涛之下,一派生机勃勃。
与此同时,地幔仍在对流,大陆仍在漂移,海陆地形随之千变万化,诱导着洋流变幻莫测。
长风飘摆,沧海横流。环境变化千差万别,微妙复杂。大家都是不期而遇,谁遇见谁,谁是谁的爱,谁又是谁的菜,相伴相杀,全看一个缘字。
不知不觉中,同门、同纲各奔东西,山离海隔,不管看得惯看不惯,新邻居只能一起共建共享达尔文主义新环境。
生活最要紧的就是适应,而环境最擅长的就是改变。
适应与改变,哪个都无法拒绝。如此,要想活命,同门基因只好向着不同的道路进发。
没有谁知道哪条路天然正确。打算一条路走到黑的,往往还没到黑,就已经撞到了墙。
穷则变,变则通,演化出不同的新物种,在纲、目、科、属的层次上,进行爆发式的细化分支。
这就是“奥陶纪生命大辐射”。
4亿8千万年前,奥陶纪承接了寒武纪的辉煌与丰饶,让瓜众们大失所望的是,这是一次和平交接,无缝切换,以至于各门兄弟无知无觉。
节肢动物门的代表三叶虫,挟着寒武纪的顶流光环,打算在奥陶纪攻城略地,征服整个星球。但事与愿违,盛极而衰。不过,作为庞大的一纲,实力始终不容小觑。
软体动物、腔肠动物、棘皮动物喜迎风口,鹦鹉螺、珊瑚、海百合等绚丽的生命,成为这三门的杰出代表。同为滤食性动物,苔藓虫、笔石、双壳类、笔石等动物也繁荣昌盛起来。
它们没有脊梁,但能够认清形势,顺应潮流,与时俱进,锐意进取,终于取代三叶虫,成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中流砥柱。
但节肢动物并没有停下脚步,介形虫数量不菲, 板足鲎类等新物种大量涌现,并迅速抢登食物链顶端。
不论是走向昌盛,还是走向灭亡,看到结果都为时尚早,所以它们以各种形态表达对前途的自信。
无脊椎动物是动物的原始形式。时至今日,它们仍是地球动物界的主体,有100多万种,占动物种类总数的95%。
脊椎动物中的杰出一员、世界纪录片之父大卫·爱登堡诚恳地指出:“如果一夜之间所有的脊椎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了,世界仍会安然无恙,但如果消失的是无脊椎动物,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就会崩溃。”
然而,无论如何,脊梁还是不可阻挡地出现了,并且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拘一格,深化改革,快速迭代,锐意创新,最终站到了食物链的顶端。当然,这都是后话。
现在,脊椎动物还相当原始。
这是一种用鳃呼吸的鱼形水生动物,因为有了脊梁而身形挺括,这让初来乍到的它们乐得合不拢嘴——这当然是对无颌类的误会。
它们来得匆忙,装备笨重低效也在情理之中。
有的无颌类为了增强防御,一出来就顶盔掼甲,看上去十分经打,登顶呼声很高。
但由于它们出来太急,忘了配备成对的鳍,就只能像小蝌蚪那样用尾巴硬甩,强行突进,谁先到谁就有机会......咳咳。估计多年以后小蝌蚪就是受不了这种蹩脚的运动,死也追不到妈妈,所以进化成了青蛙。
甲胄鱼活动能力差,又由于没有上下颌,嘴不方便开合,大大限制了捕食技能。所以食谱很窄。乘着奥陶纪前期的春风,食物们又傻又多,才能混口饭吃。
随着先进收割者的涌现,欣然引颈待戮的韭菜资源渐渐紧张起来,部分韭菜被环境唤醒了攻防演化,甲胄鱼前途便渐渐暗淡下去,最终失去了生态圈馈赠的一席之地。
但它的同门七鳃鳗,至今还幸存在这个星球上。它吃东西,只能像低级的蠕虫一样,吸附在其它鱼体上,用吸盘内和舌表的角质齿锉破鱼体,吸食血肉,吃相十分难看。
脊椎动物的开场有些不堪。
至今犹存的先驱们,依然过着寄生、半寄生的日子,为子孙后代所不齿。
但,上天给了你一根脊梁,总有一天,你会挺立在地球上。
敬请期待奥陶纪下篇,第一次物种大灭绝。
-END-
地球故事目录:
(关注微信号 每期早看到↘)
--------------版权声明--------------
阿什卡原创文章 转发请注明出处
--------------版权声明--------------
石油 软件 服务 项目 ESSCA 咖啡 公益 文化 资讯
|